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十九章 标准  (第1/4页)
    这刚刚建造完工的一号取电站仍旧具备一定的实验性质,陈岳没敢造的太大。    毕竟这其中涉及到太多以往未曾接触过的领域,一开始就大干快上容易出岔子,小步快跑才是王道。    在建造一号取电站的过程之中,陈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有了许多改进思路。由此,二号取电站的建造条件便已经成熟。    按发电能力来计算的话,一号取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.5万千瓦时的水平,也即一小时可以发电1.5万度。    但这是等离子环这里的水平。运输到木卫五这里,还有很大的损耗。    这1.5万度电,可以电解约3吨水,生成约0.33吨氢气,以及2.667吨氧气。    运到木卫五,这些液氢和液氧再次燃烧转换成电力,还会有所损耗。按照现在的效率,大约可以发出7800度电。    也即,等离子环这里的1.5万度电,到了木卫五,应用到陈岳的工业设施之中,便缩水了约一半。    再除去飞船运输的损耗,最终仅能留下30%的样子。    但这没有办法。电解水是此刻陈岳唯一可以使用的储能方式。其余的方法都不具备工程可行性。    唯一有希望的,是一种名为“飞轮储能”的储能方式。    简单来说,它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,通过在真空环境之中,将转子加速到极高转速的方式来储存能量。但这项技术太过高端,此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